3D打印是傳統制造業的補充

日期: 2015-09-16  來源:51模材網  點擊數:  

  “3D打印”橫空出世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了新契機。以3D打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化制造模式,被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認為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最具標志性的生產工具”。有專家認為,3D打印機可能是體現新一輪工業革命智能、綠色、高效等特點的一項“代表作”。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將增材制造確定為制造業創新的重要引擎。


  由于3D打印的突破性進展,人們正在談論美國借此重振制造業。其中的邏輯是,這項技術回避了美國人力成本高昂的劣勢,能夠實現無人工操作。而且制造過程極大節省了材料、節約了成本,再將制造業外包給中國已經完全沒有必要。


  但需要強調的是,3D打印并不適合批量生產,生產1件和生產1萬件的成本單價接近,不會對傳統批量生產的產品造成太大沖擊。而大批量生產正是“中國制造”的擅長領域。3D打印技術并不會對傳統制造業構成任何挑戰,所謂的“挑戰”看起來也僅僅是一個假命題,并不值得我們過多憂慮。


  對于大規模生產的普通易耗品,還是依賴批量化生產,3D打印并不會全部替代模具,只會使模具產業加快升級步伐,變得更為簡單、方便、快捷、實用。對于高端工業品,材料、工藝才是核心競爭力所在,時間成本也往往大于人力成本。


  3D打印技術相對傳統制造技術來講是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它能夠解決傳統制造業所不能解決的技術難題,對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性調整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傳統制造業所擅長的批量化、規?;?、精益化生產,恰恰是3D打印技術的短板。因此,3D打印技術本身不能取代傳統制造業,也不是要取代傳統制造業,而是要為傳統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鮮動力。


  至于3D打印技術是否能夠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們認為目前討論這個問題還為時過早,不具有實際意義。目前,3D打印技術在原材料、精密度、工藝穩定性等諸方面還面臨著瓶頸。由于3D打印技術不是一項替代性很強的技術,加之國內從事3D打印技術研發的科研機構和企業目前大多小而散,各自為政,因此,3D打印產業化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3D打印不會取代傳統制造業


  “3D打印要全面替代傳統制造業,以后就不用工廠、不用車間、不用工人、不用出門,自己就能夠在家打印想要的任何東西”,“通過3D打印機可以打印自行車、飛機”,“3D打印將使工廠徹底告別車床、鉆頭、沖壓機、制模機等傳統工具,改由更加靈巧的電腦軟件主宰”……這是不少人的觀點,也經常被一些媒體報道。


  很多人非常關心這些問題,一些專家和媒體也總是信誓旦旦地表示,3D打印將取代傳統制造業。而當對3D打印有了比較深入地了解以后,你會發現這樣的觀點并不可靠。


  按照3D打印技術的原理,不可否認,3D打印真有那么“神”,的確可以打印出你設計出來的任何東西。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打印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我們所需要的“東西”。打印的杯子可以喝水嗎?打印的飛機能夠飛嗎?打印的自行車能夠騎行嗎?打印的手槍能夠用嗎?……


  的確,打印出來的杯子一定是杯子,不會是其他的東西。打印的飛機一定是電腦上設計好的飛機。按照你的影像打印出來的人像一定是你,不是別人,一絲細如頭發的皺紋都能夠打印出來,而且顏色也能夠做到與實物一樣??墒?,我們真的就可以使工廠徹底告別車床、鉆頭、沖壓機、制模機等傳統工具嗎?


  我們在高興之余突然發現,原來打印出來的只是模型,大多數并不是真正的產品。即使是真實的杯子等物體,也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用來喝水。利用傳統方式生產的杯子,首先要考慮材料是否環保,是否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影響。但是,3D打印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一是材料還做不到,還沒有辦法為我們提供種類繁多的、能夠滿足各種功能需求的材料;二是缺乏用于家庭的質量檢測手段。打印的飛機、自行車僅僅只是一個外殼或者一個模型,電子元器件和成千上萬個零部件是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打印出來的。無論打印的是飛機,還是自行車,都不可能直接使用,還需要增添無數的零部件和功能件。


  利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真實的物體,這的確不是什么難題,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但是打印出來的東西是否能夠使用、是否能夠替代傳統方式生產的東西,這就不一定了。即使我們打印的東西滿足了環保要求,也不可能做到需要什么東西都靠自己打印。不同的東西需要不同的材料,我們每個家庭為此就成為了一家工廠,要準備成百上千種材料,還要占用生活中幾乎全部的時間,忙于設計和打印自己的用品。這樣算下來,其成本將遠遠高于傳統生產方式制造的產品,不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樂趣。


  在傳統制造業領域,開模是一件非常令人頭疼的事情,耗時長、難度大、成本高。而3D打印技術的優勢恰恰體現在產品設計(模型設計)方面,凡是能夠設計出來的任何復雜的個性化產品,都能夠通過3D打印技術把模型打印出來,甚至直接生產制造出產品。


  3D打印技術雖然能夠打印出我們所需要的多種產品,但是從成本核算、材料約束、工藝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綜合比較來看,3D打印并不能夠替代傳統的生產方式。


  3D打印的核心意義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傳統生產方式不能生產制造的個性化、復雜高難度產品,通過3D打印技術都能夠直接制造;二是雖然傳統方式能夠生產制造,但是投入成本太高,周期太長,通過3D打印技術可以實現快捷、方便、縮短周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因此,3D打印技術將替代傳統制造業并不現實,一是成本并不劃算,達不到規?;囊?;二是3D打印也不可能使工廠徹底告別車床、鉆頭、沖壓機、制模機等傳統工具。


  3D打印技術作為傳統生產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是傳統生產方式有益的補充。宣揚3D打印技術將完全取代傳統制造業這種觀點是一種嚴重的誤導,既不科學,也不符合實際,是不可能做到的。關鍵原因在于,我們生產生活中所需要的任何商品都具有功能性,而任何功能性的商品都是由不同的材料制造的。我們生產生活中需要很多種類的商品,但是我們每一個家庭不可能都成為工廠,去采購許多種材料。如果我們需要的任何東西都靠自己打印,首先是成本將大大超過商場中購買的同類商品;其次,傳統制造業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在生產工藝等方面都比3D打印技術更為成熟。


41.9K

最新文章

色综合天天综合天天综_国产思思精品视频_日本少妇高潮pics_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