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三:產能過剩導致鋼鐵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包括低端和中高端
這一點很好理解。以前中國是缺鋼鐵的,特別缺,幾乎可以說是來多少吃多少,吃了抹抹嘴問你還有嗎沒吃飽。中國也不乏有錢人啊,有錢人想賺錢啊,一看見有商機那好家伙,上!那時候只要能煉出來穩賺不賠,可是沒多少廠啊。據以前的工友說,有一個廠的螺紋鋼在上車的時候摔地上了,斷了!螺紋鋼摔斷了啊!賣了啊!
暴利之下,扎堆新建項目,結果遇到金融危機,接著發現產能過剩了。新建的項目中,低端鋼要求低,大概鼓搗一下還是能煉出來的,但是要求稍微高點兒就不行了,至于特殊鋼和特種鋼,臣妾做不到。所以現在低端鋼真是還不如白菜便宜。喏,百度一下…
當然鋼鐵行業不乏有運氣或者有眼光且有錢的企業,在大家盲目擴建低端產能的時候也在發展中高端產能。于是在工信部2014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和2015年展望中出現了這段話:
產業集中度降低,同質化競爭進一步向高端產品蔓延。近年來鋼鐵行業效益不佳,企業兼并重組意愿下降。2014年,粗鋼產量前10家企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36.6%,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大型鋼鐵企業精品板材項目多為汽車板、電工鋼等高端產品,已出現過剩跡象,低牌號取向電工鋼、無取向電工鋼及普通質量汽車板市場壓力進一步加大,高端產品同質化競爭日趨加劇。
觀點四:產能過剩導致鋼鐵企業利潤稀薄甚至負利潤
啥也不說了,直接上圖。
圖3.行業(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有的是全行業,有的只是大中企業)
2010年全國工業企業平均水平為6.2%。業內有一種聲音,說低端鋼現在是產多少賠多少,之所以盈利,只是因為還有高端鋼。也就是說,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可以賺一點點,否則就是虧。
觀點五:凜冬將至,春天不會遠了
上面的內容也許太悲觀,所以我要說些樂觀的。其實現在鋼鐵行業這么難也許是好事。產能過剩是所有難點、痛點的主因,垮掉一些自然會好。當然,這是很不負責的說法(我也沒必要負那些責吧),畢竟每一個鋼鐵廠都是一個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有力引擎,那么多工人就業怎么辦,周圍的服務業怎么辦(我只幫正規的服務業發此問)。但是,該垮還是得垮,從去年開始,國內有名大鋼廠被兼并重組也不是一兩家了,今年以來減員、分流的鋼廠也數不勝數。
痛,是一定的。痛多久,是不一定的。痛過了,就好了。痛過的時候,是該垮的鋼鐵廠都垮了的時候。
“凜冬將至”是徐樂江(寶鋼)說鋼鐵行業的。以前都是說還僅在深秋。這些站在行業頂端的人,自然看得會遠一點,大概估得準一點。時間沒有停止,熬著,就離春天近了一點點。行業“洗牌”有人倒下,自然也是有人站起來的。
觀點六:“互聯網+”和大數據也是鋼鐵行業一個新契機
“互聯網+”和大數據也是鋼鐵行業一個新契機。這兩個新技術(概念)用好了對合理布局產能包括提升質量、降低成本都是有特別大的意義。普通鋼材的“找鋼網”、特種鋼材的“51模材網”都是走在行業前列,正式上線運營的“互聯網+”先行者,算是鋼鐵貿易產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找鋼網”2015年底獲E輪戰略融資11億人民幣,“51模材網”獲井噴式發展等都很能說明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