珩磨軌跡的交叉角圖片 與珩磨頭的往復速度圖片 及圓周速度圖片 有關, 圖片角的大小影響珩磨的加工質量及效率,一般粗珩時取圖片 °,精珩時取。為了便于排出破碎的磨粒和切屑,降低切削溫度,提高加工質量,珩磨時應使用充足的切削液。
為使被加工孔壁都能得到均勻的加工,砂條的行程在孔的兩端都要超出一段越程量。為保證珩磨余量均勻,減少機床主軸回轉誤差對加工精度的影響,珩磨頭和機床主軸之間大都采用浮動連接。
珩磨頭磨條的徑向伸縮調整有手動、氣動和液壓等多種結構形式。
2. 珩磨的工藝特點及應用范圍
1)珩磨能獲得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狀精度,加工精度為IT7~IT6級,孔的圓度和圓柱度誤差可控制在 的范圍之內,但珩磨不能提高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
2)珩磨能獲得較高的表面質量,表面粗糙度Ra為圖片 ,表層金屬的變質缺陷層深度極微(圖片)。
3)與磨削速度相比,珩磨頭的圓周速度雖不高(vc=16~60m/min),但由于砂條與工件的接觸面積大,往復速度相對較高(va=8~20m/min),所以珩磨仍有較高的生產率。
珩磨在大批大量生產中廣泛用于發動機缸孔及各種液壓裝置中精密孔的加工,孔徑范圍一般為 或更大,并可加工長徑比大于10的深孔。但珩磨不適用于加工塑性較大的有色金屬工件上的孔,也不能加工帶鍵槽的孔、花鍵孔等。
1. 拉削與拉刀
拉孔是一種高生產率的精加工方法,它是用特制的拉刀在拉床上進行的。拉床分臥式拉床和立式拉床兩種,以臥式拉床最為常見。
拉削時拉刀只作低速直線運動(主運動)。拉刀同時工作的齒數一般應不少于3個,否則拉刀 工作不平穩,容易在工件表面產生環狀波紋。為了避免產生過大的拉削力而使拉刀斷裂,拉刀工作時,同時工作刀齒數一般不應超過6~8個。
拉孔有三種不同的拉削方式,分述如下:
(1) 分層式拉削 這種拉削方式的特點是拉刀將工件加工余量一層一層順序地切除。為了便于斷屑,刀齒上磨有相互交錯的分屑槽。按分層式拉削方式設計的的拉刀稱為普通拉刀。
(2) 分塊式拉削 這種拉削方式的特點是加工表面的每一層金屬是由一組尺寸基本相同但刀齒相互交錯的刀齒(通常每組由2-3個刀齒組成)切除的。每個刀齒僅切去一層金屬的一部分。按分塊拉削方式設計的拉刀稱為輪切式拉刀。
(3) 綜合式拉削 這種方式集中了分層及分塊式拉削的優點,粗切齒部分采用分塊式拉削,精切齒部分采用分層式拉削。這樣既可縮短拉刀長度,提高生產率,又能獲得較好的表面質量。按綜合拉削方式設計的拉刀稱為綜合式拉刀。
2. 拉孔的工藝特征及應用范圍
1)拉刀是多刃刀具,在一次拉削行程中就能順序完成孔的粗加工、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工作,生產效率高。
2)拉孔精度主要取決于拉刀的精度,在通常條件下,拉孔精度可達IT9~IT7,表面粗糙度Ra可達6.3~1.6 μm。
3)拉孔時,工件以被加工孔自身定位(拉刀前導部就是工件的定位元件),拉孔不易保證 孔與其它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對于那些內外圓表面具有同軸度要求的回轉體零件的加工,往往都是先拉孔,然后以孔為定位基準加工其它表面。
4)拉刀不僅能加工圓孔,而且還可以加工成形孔,花鍵孔。
5)拉刀是定尺寸刀具,形狀復雜,價格昂貴,不適合于加工大孔。
拉孔常用在大批大量生產中加工孔徑為Ф10~80mm 、孔深不超過孔徑5倍的中小零件上的通孔。
關于加工相關內容還可參考以下內容:
《車、銑、刨、磨、鉆、鏜分別能達到什么樣的精度“公差等級”?》
《鉆床、車床、銑床、CNC加工中如何加工內六角、內四方等多邊形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