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油墨干燥
將印好的貼花紙放入烘箱網格上,油墨面朝上,均勻攤開,不得重疊,控溫40~45℃,烘至油墨半干狀取出,即輕摸貼花紙上油墨不粘手,稍加壓力便粘手,一般約烘10~15min。油墨烘得過干,轉印時與模具不粘或結合力差;油墨過潮,轉印易模糊。
2.7模具前處理
此工序應在貼花紙印裝飾紋前做好。
模具做裝飾紋表面粗糙度應達到以上,不應有砂孔、劃傷,以保證裝飾紋完整、清晰、一致。未達到要求,應補充研磨。
用回絲沾汽油擦洗模具型腔及四周,使表面清潔。不做裝飾紋表面用硝基漆、過氯乙烯漆保護,刷涂二至三遍,孔、槽可用橡皮塞、橡皮泥、封箱帶保護。
待漆膜干透,做裝飾紋表面用氧化鎂水漿除油、清洗,直至表面能被水完全潤濕。然后,用海綿將水吸干,電吹風吹干。
2.8貼花轉印
根據模具型腔特點,將貼花紙剪成便于粘貼的形狀,輕輕揭下印有裝飾紋的一層薄紙,油墨面向模具,細心粘貼,要求平整服貼不起皺,平面用橡皮刮板刮一下,曲面用脫脂棉花揉成團,垂直用力壓紙基,使貼花紙上油墨轉印到模具上。
轉印完后,用海綿沾少量水將貼花紙潤濕,再輕輕揭下紙基,用海綿或吸水紙吸干模具上的水。
2.9干燥
轉印到模具上的油墨,夏天可自然干燥,冬天需用紅外線燈烘干,要求表、里干透。
2.10修整
貼花轉印相互交接處及有缺陷的裝飾紋,用0號或1號描筆蘸取轉印油墨修補,補后用紅外線燈烘干,再用筆式修版刀修整多余油墨,直至裝飾紋均勻清晰,銜接自然。
2.11腐蝕
(1)腐蝕液的配方
三氯化鐵450~560g/L
鹽酸5~10ml/L
煤油10~15滴/槽
腐蝕液婆美度控制36~40°Be。
(2)腐蝕前準備
模具腐蝕前,做裝飾紋處應用氧化鎂水漿除油、清洗,再用水槍噴射自來水1min,以檢查油墨與模具結合是否牢固。
然后用羊毛排筆蘸腐蝕液刷一遍,無油墨處應呈均勻灰色,完全被水潤濕,以保證腐蝕均勻。在上述操作過程中,如有油墨脫落,應立即停止腐蝕,推倒重來,重新貼花轉印。
在正常操作情況下,油墨與模具結合是非常牢的,發生脫落原因是操作不當,如貼花轉印時,模具潮濕不干,或貼花轉印紙上油墨烘得過干,或貼花轉印后沒有進行刮壓,操作時應留心注意。
(3)腐蝕
確認模具可以腐蝕后,型腔四周用雙面不干膠紙和聚氯乙烯塑料布貼圍三層,形成腐蝕保護圍裙,比模具長出400~600mm。腐蝕機采用噴嘴式球形噴頭,半個球體均布19個噴嘴,可均勻立體噴射。
用電動葫蘆吊掛模具,型腔朝下,噴頭朝上并處于保護圍裙中心,兩人扶住模具緩慢旋轉,開動腐蝕機,用秒表計時,腐蝕7~10min,夏天取下限,冬天取上限。
對裝飾紋腐蝕深度有具體要求的模具,應用同種鋼材做裝飾紋腐蝕試樣,測出所需時間。
2.12檢驗
將模具吊出,自來水迅速沖洗,用5~10倍放大鏡或橡皮泥壓印裝飾紋,檢查腐蝕深度。如腐蝕深度不夠,可吊回補充腐蝕。達到要求,立即出槽清理。
2.13清理、防銹
用自來水沖洗模具,洗凈殘余三氯化鐵,拆除塑料圍裙,用回絲擦干表面,剝去封箱帶和過氯乙烯漆,硝基漆用香蕉水擦去,油墨用汽油擦除。清理完后用電吹風吹干模具,再用回絲沾防銹油涂抹模具表面。
3工藝特點
(1)采用自配油墨,具有抗蝕性好、粘合力強、可自然干燥、轉印性能好等優點;
(2)采用自制球型腐蝕噴頭,腐蝕液能噴射成均勻半球面,適合復雜型腔腐蝕,加上型腔朝下,不會堆滯腐蝕液,能獲得腐蝕深度均勻、無※角、圖紋清晰、高質量的裝飾紋;
(3)工藝方法簡單,操作容易,適合大、中、小模具,不受幾何形狀限制;
(4)設備簡單,材料消耗甚少,主要消耗貼花紙、轉印油墨、保護漆,成本低廉,經濟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