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精加工工藝流程是怎樣的?

日期: 2016-02-16  來源:51模材網  點擊數:  

  有朋友咨詢我們模材學院,想了解一下模具精加工具體的工藝流程。為此,模材學院整理了相關的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模具精加工工藝流程的工序:

  熱處理、磨削、電加工、表面處理及組配。

  【熱處理】

熱處理

  熱處理工序是為了使零件在擁有足夠硬度的同時,盡可能地消除內部應力,以保證零件加工時尺寸的穩定性。針對不同材質的零件,有不同的熱處理方法。以Cr12MoV零件為例,在粗加工后需要進行淬火處理,經過淬火的零件存在很大的內部應力,可能導致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開裂。因此,淬火之后需要趁熱回火,以消除應力。這種方法稱為一次硬化工藝,具體的操作流程為:先在900到1020攝氏度下進行淬火,然后將零件冷卻到200至220攝氏度后出爐空冷,隨后迅速回爐在220攝氏度下進行回火。如果零件形狀復雜,拐角較多,回火還不足以保證其加工時的尺寸穩定性,那么就需要進行消除應力效果更好的退火或多次時效處理。

  再來看看V10和APS23等粉末合金鋼零件,因為這兩種材料能夠承受高溫回火,因此在淬火時可采用二次硬化工藝。具體操作流程是:再1050到1080攝氏度下淬火,再用490到520攝氏度高溫回火并重復多次,這樣形成的零件擁有極好的沖擊韌性和穩定性。

  【磨削加工】

磨削加工

  磨削加工所采用的設備主要包括平面磨床、內外圓磨床和工具磨具。其中,平面磨床主要用于板類零件的磨削,而內外圓磨床和工具磨床則用于軸類零件的磨削。

  精磨時一定要嚴格杜絕磨削變形和裂紋的產生,即使是十分微小的裂紋,在會在后續的加工使用中顯露出來。因此,應采取較小的進刀量,充分使用冷卻液。尤其對于尺寸公差在0.01毫米以內的零件,應盡量保持恒溫磨削。

  精磨模具鋼材料的工件時,應選擇GD單晶剛玉砂輪;磨削硬質合金及淬火硬度較高的材料時,應選擇有機粘結劑的金剛石砂輪。近年來,隨著新材料嶄露頭角,CBN即立方氮化硼砂輪在數控成型磨,坐標磨床,CNC內外圓磨床上的精磨加工,顯示出了大大優于其他材料的加工效果。磨削過程中,要隨時留意砂輪的磨損情況,如果磨損應及時修整,以保持砂輪的銳利否則,容易在工件表面產生滑擦和擠壓,影響表面精度。

  【電加工】

電加工

  電加工分為慢走絲線切割和電火花兩種。前者精度可達0.003毫米,后者可以達到0.002毫米。

  慢走絲加工開始時,要先對水的去離子度、水溫、絲的垂直度、張力等各個因素進行檢查,確保良好的加工狀態。由于這種加工方式破壞了工件原有的應力平衡,因此不宜用于加工過尖的尖角,否則會造成應力集中。

  電火花加工先要制作電極,精加工電極要求具有良好的形狀符合性,因此最好用CNC數控機床來加工。材料通常有紫銅、銅鎢合金、銀鎢合金等。其中紫銅電極一般用于加工鋼件;銅鎢合金的綜合性能較好,尤其是加工中的消耗量明顯小于前者;而銀鎢合金性能更好,但是所使用的金屬造價偏高,資源偏少。制作電極需要計算電極間隙和數量,工件和電極要裝夾牢固,保證足夠的強度。

  【表面處理及組配】

  零件在加工結束后需進行表面強化,避免從刀痕出發生裂紋擴展,這一步主要是通過鉗工手動打磨來實現的。工件的一些棱邊、尖角,要進行倒鈍處理,電加工在表面留下的6到10微米的呈灰白色的變質硬化層,也需要用表面拋光工藝將其打磨掉。

  模具裝配前,要先進行退磁處理,因為在磨削和電加工過程中,會使工件產生一定磁化,而吸附一些鐵質物體。組裝過程,應先參考裝配圖找齊各個零件,列出各零件間的裝備順序和注意事項,然后再按照先裝導柱導套,再裝模架和凸凹模,最后間隙組配調整的順序進行裝配,寫出整體情況報告。經過整套規范的加工過程,能夠有效提高零件的一次合格率,增加使用壽命。


  >>>拓展閱讀

  模具配件的加工工藝

  導柱的基本加工流程

  1.一般是在車床上進行粗加工,粗加工時留出一定的磨削余量。

  2.再進行熱處理,在熱處理時,通常選擇滲碳層深度為0.8毫米至1.2毫米,淬硬時,一般達到58至62洛氏硬度。

  3.最后進行研頂尖孔以及外圓精磨。

  更多內容請點擊“導柱導套的基本加工流程 你知道嗎

  沖針的加工制造工藝

  1、拉絲、切斷

  2、熱處理

  3、研磨加工

  4、拋光

  5、檢驗、入庫

  詳情請點擊“模具配件中沖針的作用和加工工藝

  關注51模材學院,了解更多模材知識。上51模材網,開啟優惠之旅。

41.9K

最新文章

色综合天天综合天天综_国产思思精品视频_日本少妇高潮pics_黄频国产免费高清视频_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