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流道技術,憑借其節約成本、縮短成型周期等獨特的技術優勢,成為塑料注塑成型工藝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歐美國家,注塑生產大部分都依賴于熱流道技術,但是在中國,采用這一先進技術的企業卻少之又少。但是隨著我國模具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一技術將逐步推廣并得到廣泛應用,那么熱流道系統的相關技術要點主要有哪些,又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注塑壓力
熱流道系統中的注塑壓力損失不容忽視。許多熱流道模具用戶有一種誤解:位于熱流道里的塑料溶體始終是熱的,所以熱流道的注塑壓力損失比冷流道要小很多。其實不然,為適應熱流道結構設計的需要,溶體在熱流道系統里的流動距離會大大增加,因此熱流道系統中的注塑壓力損失也不可小窺。在實際應用中,由于熱流道系統中注塑壓力損失過大,造成注塑成型困難的情況是很多的,所以對加工流動性差的塑料(如PC,POM等)、溶體在熱流道系統里的流動距離大的、制件重量大等情況,都應采用CAE軟件進行流道分析計算。
加熱方式
熱流道系統之間的一個主要區別是熔料的加熱方式。內部加熱系統是把加熱器直接安裝在熔道中,從內部加熱原料。外部加熱系統是在外部加熱原料,使原料在無障礙的情況下流過流道。外部加熱系統解決了熔料通道中的死點問題,并使熔道內的剪切曲線更加合理。
澆口類型
澆口有多種類型供選擇。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允許的澆口痕跡、澆口位置和注塑的
原料類型。無論是非結晶、結晶還是熱塑性彈性體,不同的澆口類型都對特定原料有所限制。了解澆口使用的最合適的原料可以幫助選擇最佳的澆口。
標準與否
一般情況下,熱流道系統供應商提供標準與非準標兩種熱流道系統。那么,用戶應盡量選擇標準熱流道系統,包括標準長度與標準尺寸的噴嘴、熱流道板、澆口鑲件等。這不僅是因為標準熱流道系統價格低,交貨期短,而且零件有互換性,利于將來的使用與維護。一旦某個零件壞了,再買另一個準標零件裝上即可。
加工塑料的種類
在選擇熱流道系統時,必須要考慮待加工塑料的種類。例如,若加工玻璃增強的塑料(如玻璃增強尼龍材料等)就應選用耐磨性好的澆口鑲件;若加工容易熱分解的塑料(如PVC)就應選用澆道通暢、沒有流動死角的熱流道系統;若加工流動性差的塑料(如PC)就應考慮選用較大的噴嘴系列,及在熱流道板中使用較大的澆道截面尺寸等。 熔道尺寸 為了保證最佳的系統性能,需要對塑料件和加工條件進行分析,因此,不僅要考慮產品的重量,而且要計算合適的熔道尺寸,包括熔流指數、注射時間、注塑周期以及熔體溫度等。合適的熔道尺寸對熱流道的性能至關重要,不合適的熔道尺寸會導致塑料降解,或者造成注塑件的不均勻或者充填不完整,以及換色緩慢等。為了確定最佳的熔道尺寸,需要考慮壓力降、停留時間、溫升、剪切速度、換色頻率等因素。
多區域溫度控制
用戶若需要大尺寸、復雜的熱流道系統,或加工對溫度敏感、加工參數范圍狹窄的塑料,則應選擇具有多區域分別控溫的熱流道設計方案。這樣用戶可根據需要對溫度分布進行局部調整和控制。一個理想的熱流道系統應該有均勻一致的溫度分布,但實際上會有多種原因導致熱流道各處溫度的不同:如熱流道加熱組件的質量、熱流道系統與模具結合配合處熱量的過度喪失、塑料溶體在熱流道里各處剪切熱的不同等。熱流道系統尺寸越大越復雜,就越應該選擇具有多區域溫度控制的熱流道系統。